高考语文辅导资料:古诗词常用典故解析6
发布者:网上发布
66、洗耳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67、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68、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69、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70、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71、掣时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72、青鸟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73、雷同
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
74、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75、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76、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77、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78、不才
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79、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80、提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