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培训家旗下培训平台
手机版
网站导航

初二历史教案: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2020.01.12

发布者:网上发布

教学目标

  1.中国民族的产生和初步发展情况。“公车上书”是怎么回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宣传变法的情况。

  2.通过对中国民族的产生和初步发展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族的产生的背景和方式;初步理解民族的发展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活动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公车上书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要求变法的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变法的必要性、进步性以及他们对维新变法运动的贡献。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民族的产生是历史进步的现象,以康有为等人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刻,积极宣传变法,要求发展、救亡图强是符合历史潮流和中华民族利益的,他们在历史上的活动是爱国和进步的,应该学习他们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难点: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

  教学思想:

  本课理论性知识较多,学生不易理解,要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相关内容;同时采用多媒体手段实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事物的探究精神,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维新变法运动的必要性、进步性和爱国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概述):

  一、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19世纪末,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有哪些?这些侵略活动对中国的危害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指出:19世纪末,加紧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严峻形势,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变法图强的爱国的政治运动。

  二、 中国民族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1.民族产生的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国和本国洋务运动的刺激和诱导下,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开始投资新式工业,这样中国的民族产生了。这里要简单解释何谓新式工业,并且指出中国民族产生的情况和西方的产生是不一样的。

  2.民族的艰难处境:它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的双重压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弱、发展艰难。

  3.民族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

  原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

  概况:略。

  影响:(组织课堂小讨论)

  师:民族发展了,民族资产阶级会有什么要求?

  生:他们要求扫除发展的障碍,政府的限制更少一些。

  生:他们要求掌握政权。

  师:很好,可是当时的中国面临什么严峻的形势呢?

  生: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师: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是怎么做的?

  生:妥协、投降、,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师:民族资产阶级又该怎么办呢?

  生:他们反对妥协、投降,要求抵抗侵略。

  生:他们要求变法图强,使中国强大起来。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把发展和挽救民族危亡结合起来,发动了变法图强的维新变法运动。

  三、 公车上书

  1.背景: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面临瓜分危机。

  2.简介康有为、梁启超。

  3.公车上书的经过(概述,观看录像)

  4.结果:上书失败,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维新变法由一种社会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四、 强学会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指导学生自学)

  1.强学会

  师: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为了继续宣传变法,进行了哪些活动?

  生: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演示有关图片)

  简介强学会的情况:强学会把维新派组织了起来,形成一股政治力量,《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后来,由于顽固派的破坏,强学会被清政府查封,但这不能阻止维新变法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2.维新变法运动深入开展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有关内容,简单谈谈全国维新变法运动开展的情况。

  生: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总结一下内容:

  《时务报》  上海  梁启超

  《国闻报》  天津  严 复

  时务学堂   长沙  谭嗣同

  师:维新派在各地办学会、学堂、报刊,积极宣传变法思想,他们要求民权、发展,推动维新变法运动高潮的到来。这部分内容我们将在下节课中学习。

  小结: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第三张幻灯片。

  板书设计

  一、民族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二、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三、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

  北京: 强学会成立

  《万国公报》 《中外纪闻》

  全国:《时务报》 上海  梁启超

  《国闻报》 天津  严 复

  时务学堂  长沙  谭嗣同

上一篇:初二历史教案:第3课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和闭关政策 下一篇:初二历史教案: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本站展示的所有信息内容系由机构或个人用户发布,可能存在发布者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品牌所有人有效授权。本平台会加强审核,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郑重声明:本平台仅为免费注册用户提供免费的信息发布渠道,但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对此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从本网站或本网站的任何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您接受或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发送邮件至15610150293@126.com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