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培训家旗下培训平台
手机版
网站导航

武汉大学新闻学考研经验(体会感想)

2020.02.28

发布者:网上发布

  武汉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研发生重大调整,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专业初试科目和内容完全一致。均为综合知识(含法律、经济、中国古代、现当代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以及论说文、记叙文的写作)和新闻传播学基础(含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传播学基本理论)

  推荐复习参考书目:

  新闻传播学基础:

  1.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 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李卓钧:《新闻理论纲要》,武汉大学出版社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 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

  7. 石义彬:《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其它重点推荐: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新闻自选集》

  关于教材的说明:李良荣的书比较基本,适合跨考的娃先读;然后再读《中国新闻社会史》;然后再读《新闻理论十讲》(此书写的很切近实际工作状况);然后再读《传播学教程》,顺序不好颠倒的(如果你跨考)。其余几本随便。

  陈力丹非常愿意针对目前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分析、评论,在考前一定要上知网搞到这些,异常重要(这些分析来不及收入当年的《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例如今年专业课最后一道大题是用传播理论分析去年的kill baby案,如果规矩地来,就是一些议程设置、培养理论啥的,谁都会说。但是如果套用陈力丹分析“深圳那个”(你懂得)事件的理论(维特效应和国外报道此类事件的做法,感兴趣的童鞋可以找到看看),再加上前面的谁都知道的理论,哪个老师不会眼前一亮!

  关于论文: 武大老师的论文,牛一点的老师的要全搞到。重点是单波(新闻、传播都有)、秦志希(新闻)、石义彬(新闻传播都有)、强月新老师的也可以看看。其中特别是单波的一篇《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几乎每隔一年都要考一次,可是非常难懂。他的此篇论文发表于1999年,地位在中国新闻界异常重要

  说不看论文和其他教材的人,他们是运气好或者自己够自信能够盖过老师,投机取巧不好吧,还是要增加自己的胜算率。教材虽说是重要的,但是要足够经典才行。要是凭着童兵和李卓钧的书(很不给力的书,今年还真出了此书中的一道题)、还有传播学往年指定的书,考出高分才怪。今年很多人在分出来后,在网上质疑:为什么我咣咣地背诵指定的书,也按照书上的答,却没有100分?答案很明显,你的答案和书上一样不切实际。

  综合知识:

  1. 周叶中主编:《法律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

  2. 吕有志、戴德铮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徐绍建主编:《大学语文》,武汉大学出版社

  以上三本其实还是不够的,重点再推荐一些:

  4. 曼昆:《经济学原理》

  5. 周永坤的法学博客

  6. 报刊推荐:《南方周末》评论版

  有时间,可以再看看下面的书:

  7.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8. 金岳霖:《形式逻辑》

  关于《经济学原理》:用来对付武大综合知识中的经济学知识的,甚至政治中要你分析的问答题。例如,一说刺激中国经济增长,就要说要更加刺激内需,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呢(不能仅仅一个“内需很低”的理由就行了)?想过没有?不然你永远只是背答案,并且答案还是异常教条。再例如,从上年开始消费物价指数CPI(能衡量通货膨胀),为何zf数据那么低?它怎么统计出来的?原因是什么,不能光骂一骂就结束了。再再例如,360和腾讯的令人dt的争斗,你该怎么分析?在大家讨论两者的行为是否违法时(南方周末讨论过),你是否有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没有,请看《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380、381页)。

  关于《南方周末》:特别是新闻评论版,我每期都看,每一篇都不放过,一些写的牛的评论反反复复地看,体会里面的逻辑性。武大老师喜欢看此报刊,复试的时候我一说《南方周末》,他们眼都亮了,一个劲儿问我关于此报刊的问题。

  况且武大出题和此报刊有关联。大家可以从历年考试试卷中分析出。此处不再赘述

  逻辑学是重点要说的。写文章要有逻辑,众所周知。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但是里面还蕴含一层意义:武大的老师特别注重逻辑。这是我从他们写的论文里面观察到的,里面有不少逻辑术语,尤其是单波老师写的论文,动辄就称逻辑;一些定义方法采用了逻辑学的方法,如他论证新闻的商业性。秦志希老师的论文逻辑性非常好,虽然他是中文转战而来教新闻的,所以每年出题总是有秦志希论述过的题目。如果你在思辨的时候(武大专业课考试思辨题多),思维跳跃性非常强,并且毫无新意,对不起,可能你要倒霉了。

  再次,里面还有一层含义:甚至一些题就是逻辑题。如综合知识中的一道大论述题(有关世博会的)后半部分:世博会能让长三角成长为世界性的什么、什么(具体的忘了)。这其实根据逻辑学中的“充足理由律”就能作答,很简单,还显得有出处。老师看到怎么会不给你高分呢?

  哲学就不多说了,提高个人素养的,本人认为冯友兰这本书很厉害,再加上单波老师是学哲学出身的,所以就看了一遍。其实仔细看单波老师的论文,里面都是好些是哲学的东西。

上一篇:2015年造价工程师考试如何突破专业科目 下一篇:【考研经验】如何突破复习煎熬期?

推荐机构

热门课程

本站展示的所有信息内容系由机构或个人用户发布,可能存在发布者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品牌所有人有效授权。本平台会加强审核,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郑重声明:本平台仅为免费注册用户提供免费的信息发布渠道,但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对此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从本网站或本网站的任何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您接受或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发送邮件至15610150293@126.com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