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培训家旗下培训平台
手机版
网站导航

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考试技巧:巧解语句排序题之事理的逻辑性

2020.02.28

发布者:网上发布

  1、上下文的内容要符合逻辑。语句排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以空间的变换为序,由上到下,从左到右;或按事情发展和客观过程为序;或以事物性质的主次轻重为序;或按景物的远、近、动、静等不同为序。

  2、语句上要前后照应、上承下接。语句前后照应包括答句与问句的照应,总起与分承的照应,句子结构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照应等。

  3、借助选项的不同可以获得一部分提示,有利于快速解题。

  事理的逻辑性(基本方法)

  事理的逻辑性,就是在强调行文的逻辑关系。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比如,例证应该在观点之后,解释说明应该在观点之后。总述的部分应该是在分述之前的观点中或者分述之后的总结中。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这些事理的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

  【例1】党的十七大报告清醒地认识到,______________,从而正式宣告了全面改善民生时代的到来。

  ① 并在客观认识现存民生问题的基础上,突出地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共享的发展理念

  ② 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③ 将全面改善民生、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指向

  ④ 我国现阶段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等民生方面确实存在着较多问题

  ⑤ 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A.④⑤②③①   B.②⑤④①③   C.②⑤④③①   D.④②⑤①③

  【解析】D。题中②⑤是对④的解释和补充,所以②⑤排在④之后,排除B、C两项。①和③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才能作出目标指向,因此③排在①之后,排除A项。本题是按照认识问题、解释问题、确定目标的逻辑顺序来解答的,只有D项最符合逻辑顺序和语言习惯。

上一篇: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考试技巧:表格法巧解数量关系题 下一篇: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考试技巧:数量关系的备考方案与技巧

热门发布

推荐机构

热门课程

本站展示的所有信息内容系由机构或个人用户发布,可能存在发布者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品牌所有人有效授权。本平台会加强审核,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郑重声明:本平台仅为免费注册用户提供免费的信息发布渠道,但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对此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从本网站或本网站的任何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您接受或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发送邮件至15610150293@126.com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