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情绪管理三部曲:别让消极情绪左右你
发布者:网上发布
考研过程中畏难懈怠 考研不像大学时期的复习考试那么简单。它全程需要考生自己制定计划,从树立考验目标到确定院校,再到寻找参考书目直到开始复习,事无大小全部需要大家亲力亲为,对于有拖延症的考生来说,迈出第一步就已经非常困难;除此之外,考研复习过程中始终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坚持,没有人负责监督你的学习,没有人检查你的复习效果,更没有合理安排的课表等着你,只有你的梦想和信念在督促你自觉。由此种种,大家会在复习的过程中越来越懈怠,每天散漫无目的,遇见困难拖拖拉拉糊弄一下,学多学少无所谓,如果某天检查一下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做题正确率较低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一种畏难抵抗的情绪。 信心是决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如果把考研当作一个成长契机来看,也许大家的想法就会纯粹许多,考研只是自己带着梦想的独舞,没有观众和音乐,然而熬过这段时光,以后独闯天下的时候,你也一定不会逊色。考研复习前期时间充裕,如果由于恐惧懒散的情绪导致大家无法拥有自己的复习规律,大家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考研培训班,在辅导老师的引导下让自己置身于一个快节奏学习的氛围中,这样就不会再出现过多的情绪困扰。 目标摇摆,内心浮躁 考研队伍的生力军大多由在校大四学生组成,现在高校的课程安排相对紧凑,大四学年几乎再无课程安排,所以当考研同学还在自习室埋头书本的时候,身边的同学、室友可能已经精装革履穿梭于大小招聘会,奔波在各种面试场合。每天都有铺天盖地的信息刺激着大家,考生的内心也会跟着浮躁起来,如果再有几个拿到offer的同学带领大家出去玩乐一翻,当初坚持考研的决心也要被自己否决了。这时候考生就会对自己产生迟疑、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会中途放弃。 磨刀不误砍柴工,每个人最后都会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当初的选择会在未来里开出不同的花,没有哪条路是正确,也没有哪种选择是占优势的,关键在于自己内心的方向。 临考紧张焦虑 常常有考过研究生的学生会说,考研坚持到进考场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过程艰辛可见一斑,越临近考试,大家就越容易有心理负担而变得紧张焦虑。回顾已复习的知识点会觉得什么都掌握的模棱两可,开始怀疑自己什么都不会;看看身边的研友又会觉得自己复习的太慢,看的书做的题太少,于是又开始紧张。 对于这种心里状态,文都考研网想说,紧张焦虑是我们上进的一大动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所以适度的紧张是在刺激大家更努力的学习,前提是这种焦虑没有达到神经质的地步而被控制在适度范围内。考研除了需要大家拥有过硬的知识,更加考验大家的心理素质,熬过这个过程,以后我们才会知道什么是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