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培训家旗下培训平台
手机版
网站导航

初二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基础测试题

2020.02.05

发布者:网上发布

第21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学习目标:

  1.知道詹天佑建成的京张铁路;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魏源编纂《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口号;严复译著《天演论》。

  2.分析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在各自领域里,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 力。

  3.学习科学家詹天佑、侯德榜和思想家魏源、严复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努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热血报国的赤子之心。

  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史上这四位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概括出本课的主题,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难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分析典型事迹,概括主题思想,并且做到,既不平均使用力量,又兼顾到四个典型的基础知识。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找出最能说明问题的具体材料。如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严复四位文化名人的爱国精神的具体表现。

  2.指导学生将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四位中国近代文化名人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具体说明。

  自主预习:

  1.自行设计和施工中国自己的第一条铁路的是 。

  2.京张铁路全线通车的时间是 年。

  3.侯德榜制出纯碱的时间是 。

  4.《制碱》的作者是 。

  5.魏源的著作是 。其写作目的是 。

  6.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的著名启蒙思想家是 。

  7.严复译著的影响最大的著作是 。

  导学问题:

  1、寻找与判断:詹天佑、侯德榜魏源和严复四人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他们说的对吗?除他们说的以外,还有哪些异同?

  甲说:“他们都是中国人。他们都生活在近代。”

  乙说:“他们都去外国留学过。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

  2、畅所欲言: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科学家或者思想家,讲述他的故事。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他?

  课堂小结:

  达标测试:

  1.“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这句话出自 ( )

  A侯德榜 B詹天佑 C魏源 D严复

  2.如果给詹天佑画像,可以选择的背景是 ( )

  A楚望械库 B江南制造总局的机器旁

  C大生纱厂 D“人”字形路轨

  3.侯德榜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成就是 ( )

  A制成我国第*架飞机 B探索出一种制碱方法

  C自行设计和建造了我国第一条铁路 D建成钱塘江大桥

  4.20世纪20年代,闯入万国博览会获金质奖章的是 ( )

  A景德镇瓷器 B“红三角”牌纯碱

  C京张铁路设计 D活字印刷技术

  5.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重研究现实问题的是 ( )

  A侯德榜 B詹天佑 C魏源 D严复

  6.“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观点出自于 ( )

  A《天演论》 B《四洲志》 C《三国志》 D《海国图志》

  7.比较严复与魏源的相同之处,下列说确的是 ( )

  ①都参加了抗击英国侵略的战争②都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③都深受民族危机的触动④都主张向西方学习⑤都具有资产阶级思想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2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养兵练兵的方法,培养掌握西方技术的人才,鼓励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材料二:中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危机越来越严重,严复深感有必要向全国人士敲响警钟。在天津的《直报》接连发表了许多文章,无情地抨击了封建顽固派的 谬论,批驳了洋务派的妄想,全面提出了他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主张,他所译著的《天演论》出版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请回答:

  (1)读材料一,说明魏源提出的主要救国观点是什么?救国措施中,首要的措施是什么?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的中日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思想特点是怎样的?

  (3)比较魏源和严复两位思想家思想的异同点。

  链接中考:

  1、(2011年?江西)作为第一条官费留美学生,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表示“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京张铁路圆了他的这个梦,他是 ( )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严复

  2、(200 9年?福州)打破西方国家对碱业的垄断,为我国的制碱工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

  A.侯德榜 B.严复 C.林觉民 D.陈景润

  3、(2011年?南京)魏源故居“小卷阿”坐落于南京乌龙潭边龙蟠里,1842年,魏源在此编成一部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的著作。该著作是 ( )

  A.《海国图志》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D.《天演论》

  4、(2011年?泰安)严复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末最敏感的人”,因为他( )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B.主张民主共和思想

  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 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

  学后反思:

  我的收获

  。

  我的不足

  。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学习目标:

  1.记住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再到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知道在中国近代后期,文学艺术领域里,涌现出的一代文化巨匠。

  2.通过对新式学堂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再到科举制被废除等内容的学习,培养

  学生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3.认识中国近代后期的时代特征是宣传进步科学,反对落后迷信;追求人民民主,反对专制;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及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重难点:

  重点:1.新式教育的开端。

  2.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

  学法指导:

  1.教师指导学生结成小组进行合作,归纳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指导学生朗诵自己喜欢的文学家的作品,从而加深对他们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自主预习:

  1.中国近代第*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建立于 时期。

  2.科举制度建立于 朝,废除于 朝。

  3.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课程的设置中最多的是 。

  4.中国近代创办的新式学堂最早出现在 时期。

  5.文学巨匠鲁迅的代表作有 、 。

  6.人民音乐家是 和 ,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 和 。

  7.最擅长画马的人是 。

  8.活跃在解放区的文学家有 、 。

  导学问题:

  1.阅表分析:下面是《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堂一二年级的课

  程与课时,请对照今天你们的课程与课时, 看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读书会:举办小型读书会,谈谈阅读鲁迅小说或杂文的体会。

  课堂小结:

  达标测试:

  1.今天的北京大学,前身就是中国近代第*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清华园 D燕京大学

  2.表明近代中国教育迈出了重要一步的是 ( )

  A创办私学 B创办书院 C创办新式学堂 D创办学院

  3.有一外国人在1906年来到中国,那么他在当时不可能看到和做到的是 ( )

  A读到严复译著的《天演论》 B听人们讲述谭嗣同的事迹

  C看到一些人参加科举考试 D去京师大学堂参观

  4.听到雄壮激昂的国歌,你定能想到作者 ( )

  A冼星海 B丁玲 C聂耳 D徐悲鸿

  5.被称为“为抗战发出怒吼和为大众谱出呼声”的著名作品是 (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松花江上》 D《大刀进行曲》

  6.在反对国民党文化围剿的斗争中,起了“匕首”作用的 是 ( )

  A鲁迅的杂文 B郭沫若的历史剧 C茅盾的小说 D徐悲 鸿的绘画

  7.张之洞对中国近代化作出的主要贡献有①率兵收复新疆②开办汉阳铁厂③创办京师大学堂④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义勇军进行曲》中有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个时候最初指 ( )

  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后 C七七事变后 D全面内战爆发后

  9.2010年是北京大学112周年诞辰,这所大学的前身创建于 (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取的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严复对废除科举的评价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最早的考试制度”产 生于我国的哪一个时代?是指什么制度?

  (2)科举考试是在何时废除的?

  (3)你怎样理解材料二所说的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链接中考:

  1、(2009年?汕头)中国近代第*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

  A.清华大学 B.京师大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复旦大学

  2、(2009年?杭州)1919年春,胡老太爷从绍兴到上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南京路上

  C.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申报》 头条新闻——巴黎和会召开了”

  D.大孙子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作准备

  3、(2009年?南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首抗日救亡的歌曲,带给人们巨大的精神力量!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激发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①《义勇军进行曲》②《国际歌》③《黄河大合唱》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 )

  A.①② B. ①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4、(2009年?衡阳)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 )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 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了封建儒学的虚伪

  学后反思:

  我的收获

  。

  我的不足

  。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复习目标:

  1、牢固掌握詹天佑建成的京张铁路;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魏源编纂《海国图志》;严复译著《天演论》;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再到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在文学艺术领域里涌现出的一代文化巨匠。

  2、分析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在各自领域里,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认识中国近代后期的时代特征是宣传进步科学,反对落后迷信;追求人民民主,反对专制;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及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中国近代史上这些文化名人的典型事迹,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使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影响;

  难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分析典型事迹,概括主题思想,并且做到,既不平均使用力量,又兼顾到各个典型的基础知识。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找出最能说明问题的具体材料。

  2.学会利用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3.指导学生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解答,学会审题、答题。

  梳理单元知识结构体系:

  、导学问题、达标训练等环节。

  典型例题: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回答:

  (1)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说图二企业的出现是“师夷长技”的结果,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2)图三所示杂志的创办有什么历史意义?概括指出该杂志在新文化运动中宣传的主要内容。

  (3)与图一、图二相比,新文化运动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发生了什么新变化?

  2、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与功名。

  ——王宪明 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材料三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任用蔡元培为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用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方针,推行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临时政府还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各级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监督、堂长改称校长;教科书必须“合乎共和国国民的宗旨”,清朝学部颁布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废止读经等。

  ——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下)》

  请回答:(不得全文照抄材料)

  (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列举“百日维新”中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3)阅读材料三,简要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措施以及教育方针的进步意义。

  巩固练习:

  1、在1909年的一次通车典礼上,有代表充满豪情地说:“筑成此路,为中国人吐气矣!”此路应是 ( )

  A.京张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汉铁路 D.津浦铁路

  2、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百度网站上输入“1912年的中国”,你可能搜索到的是 ( )

  A.张骞的大生纱厂宣告破产 B.京张铁路全线通车三周年纪念典礼举行

  C.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 D.《申报》刊登南京成立的消息

  3、与图一所描绘的 内容有关的人物是 ( )

  A.张謇 B.魏源

  C.詹天佑 D.侯德榜

  4、图邮票中的人物是福州籍科学家侯德榜,他的主要成就是 ( )

  A.研制“两弹一星” B.发明“联合制碱法”

  C.主持修建京盗铁路 D.译述《天演论》

  5、“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这一主张应该出自 (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西学东渐记》 D.《孔子改制考》

  6、“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它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这部著作是 (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严复的译著《天演论》

  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D.鲁迅的《狂人日记》

  7、右图所示机构的建立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该机构设立于: ( )

  A.洋务运动期间 B.百日维新中

  C.辛亥革命中 D.新文化运动中

  8、假如你是晚清的一位读书人,在1906年,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 )

  A.在京师大学堂接受高等教育

  B.参加科举考试

  C.通过魏源的《海国图志》了解世界

  D.研读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对进化论思想充满兴趣

  9、鲁迅是我国伟 大的革命文学家,我国中小学语文课本选用了他的很多文章。一个生活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人,想要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他应订阅的报刊是 ( )

  A B C D

  10、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实质就是中国先进分子发展近代工业、学习西方民主政治、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的过程。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开启中国经济近代化探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请概括指出它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2)中国近代前期,在借鉴西方民主政治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重要的运动。请你写出其中一次运动的名称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3)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中国近代前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右面表格。

  人物贡献

  主持设计和施工京张铁路

  侯德榜

  译著《天演论》,传播西方进步观点

  (4)近代前期各阶层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你认为其根源是什么?

  课堂小结:

  第21课答案

  达标测试:1——7 BDBBCAB

  8(1)① “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③表明地主阶级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研究现实问题。

  (2)①甲午中日战争。②主张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

  (3)相同点:都是清末爱国思想家,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改革现状。

  不同点:阶级属性不同,魏源是地主阶级改革派思想家,严复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链接中考:1——4 BAAD

  第22课答案

  达标测试:

  1——5 BCCCB 6——9 ACAB

  10.(1)隋朝。科举制度。

  (2)1905年。

  (3)①科举制度的废除,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的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② 废科举,兴学堂,有利于培养各方面的人才。

  ③从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方面,都与以往有本质的区别。可见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链接中考:1——4 BDCD

  第七单元答案

  典型例题

  1、 (1)“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意。它是洋务派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兴办的。

  (2)《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它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内容:民主与科学,后来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3)从学习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来源:学科网ZXXK]

  2 (1)兴校育才(发展教育)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设立学堂和译书局;准许创办报馆与学会;废八股取士等

  (2) 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 广设新式学堂 ;建立新学制;重视留学教育等

  (3) 废除了封建主义教育;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人才的培养

  巩固练习

  1——9 ABCBABBBC

  10、(1)洋务运动。 探索: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2)戊戌变法:在当时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在中国的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革。(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任选其中一项即可)

  (3)

  人物贡献

  詹天佑

  发明“侯氏制碱法”

  严复

  (4)中国处于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

上一篇:初二历史上册复习资料: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下一篇:初二历史:战略大决战基础练习题

本站展示的所有信息内容系由机构或个人用户发布,可能存在发布者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品牌所有人有效授权。本平台会加强审核,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郑重声明:本平台仅为免费注册用户提供免费的信息发布渠道,但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对此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从本网站或本网站的任何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您接受或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发送邮件至15610150293@126.com本网站将在第一条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