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法及误区详解
发布者:网上发布
考研专业课复习遇到瓶颈无从下手,来试试这五大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除了方法之外,以下几个备考误区,考研人在早期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
1、走马观花法
较适合有指定参考书的第*轮阅读。刚开始看,很难把握重点,看的太细,会浪费时间。而且,第*遍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细节部分是很难记住的。这样做的目的是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遍的深入阅读,对于跨专业考研的人来说这样做更为重要。
2、笔记法
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这样再复习时可以节约时间,记忆起来更为容易。更何况老人有言:手过一遍,赛过口过十遍。笔记法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提纲挈领法
除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各部分基本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基本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零散地。点串成线,线连成面。各章节之间的融会贯通更为重要。因为专业课试题的最后一道大题往往涵盖的内容和跨度都很大,各章节中与这个问题有联系的内容基本上都要答到。
4、抽取题目法
对各知识点进行总结,总结的多了,可以按照试题的出题模式给自己出一些有跨度的题,把平时看书和论文上的内容都可以融和进去。
5、回忆法
平常学习要注意知识得系统化,并重点突出地进行复习,不可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此刻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目录来回忆复习内容,尽可能的把复习内容回忆出来;然后再对照书本,找出遗漏的部分重点记忆。把书本“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即整本书甚至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在脑子里系统化、归整化。
专业课复习误区:
1、两种极端
一种是拿到书就背,在理解方面浅尝辄止,另一种就是纠缠于每一个细节的理解,浪费时间,丧失重点。
2、盲目补充资料
参考书都没有搞懂,就补充太多的专着性的资料。
3、大量听无意义的课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听一些重要的课程,尤其是本校老师针对考研所开的课是非常好的,里面肯定有一些命题的信息。但是盲目地去听本科生的课有时没有太大的意义的,一来时间拉的太长,浪费时间,二来给本科生讲的课不是针对考研的,好些前沿的问题都一带而过,而这些东西往往是考研的重点所在。
4、把希望寄托在押题上
一定不要抱侥幸的心理去猜老师出题的重点,因为在某些看上去阐述的文字并不是太多的地方,也可能出大题。复习时要注意尽量先扎实地掌握课本知识,不要盲目猜题。在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再考虑拓展知识面。及时总结、把握书中的重点、难点,多做笔记进行专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