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培训家旗下培训平台
手机版
网站导航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施工组织设计15

2020.03.04

发布者:网上发布

第四节 质量通病的防治
楼板裂缝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楼板钢筋马凳以防止板面筋和负弯距筋踩筋行为。
楼板混凝土浇捣搭设马道可以防止踩筋,而且可以避免混凝土堆集引起过振。
混凝土浇筑时振捣要密实,但不得过振,振捣时间和方法严格安规范要求。高低不平处一定要用划铲铲平,严禁一直用振动器振平。
楼板混凝土养护采用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严格控制楼板混凝土浇捣完毕上人施工操作的时间,控制在混凝土浇捣完毕24小时后才能上人施工及堆料。
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下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早进行养护,使其保持湿润,此外,在混凝土初凝前要对表面再次抹压。
加强混凝土搅拌时间管理,出厂必须有开盘鉴定,混凝土必须检测其坍落度。
水泥采用炼石牌普通硅酸盐水泥,不能使用其它收缩率较大的水泥。
砂子选用中粗砂,细度在2.1~3.6之间,极配均匀,不能使用过量的细砂和粉砂;石子采用粹卵石,粒径应选用连续级配5~31.5。
粉煤灰采用优质级灰,并且掺量严格控制在水泥用量的15%。
外加剂选用减水率≥20%的高效减水率。
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水泥用量和砂率不能过大,混凝土的坍落度应严格控制在3~5cm以内。
砂石的含泥量严格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石子采用水选。
楼地面起砂通病防治措施
在室内大面积粉刷,包括台度,踢脚线草坯完成后做楼地面。
严格选料,水泥用425#水泥,进场半月左右,安定性较好,砂子采用中砂或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细石粒径为5~15mm,含泥量不大于1%。
认真适时操作,做到适时两次滚压、三次压光。滚压时严禁洒水,最后一次铁板压光必须掌握火候,即待混凝土即将收水时,手指按上去无明显手指印时操作,边压边用铁板来回抽光。
合理养护:3d蓄水养护时间内其上不准走人。
外墙渗漏的防治措施
严把墙体砌筑质量关
加强框架梁(柱)与墙体交接处的施工。当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留一定空隙,在抹灰前采用侧砖、或立砖、或砌块斜砖挤紧,其倾斜度为60°左右,斜角缝砂浆必须饱满,可分2~3次填塞砂浆来弥补砂浆的收缩和下坠。在砼框架柱与填充墙交接处,沿墙高每隔间距500mm处设置2φ6拉结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得小于500mm。在砼框架梁(柱)与填充墙交接处,根据以往的监理经验,应在该薄弱部位设置一层300~500mm宽的钢丝网片,避免受温度变化收缩不均匀影响而产生裂缝。
确保砌筑砂浆饱满度。施工中应严格控制砌筑砂浆的饱满度,在砖孔垂直的情况下,水平铺灰应用与砖孔模式相同的套板,防止砂浆掉入砖孔中:砖竖缝应先挂灰后砌筑,宜用内外临时夹板灌缝,并用专用的灰刀压实补灰。这样,大大提高了墙体的抗渗能力。
严格控制填充墙的日砌筑高度。施工中,操作者往往为了方便起见,将填充墙一次砌至梁底,这样常因砌筑沉降而造成沿框梁底产生的裂缝,形成渗水通道。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8m,如遇雨天,则要控制在1.2m以内。
严格控制抹灰层水泥砂浆的强度和厚度
水泥砂浆标号过高或太低、一次抹灰厚度超过10mm,都易导致裂缝,所以严格控制外墙抹灰层的水泥浆标号和抹灰层的厚度,同时满足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和粘结强度的要求,也是防止外墙开裂的有效措施之一。
涂抹水泥砂浆每遍厚度宜为5~7mm,待前层抹灰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
为了保护砂浆粘结强度,增加和易性,减少砂浆收缩宜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砂浆添加剂。
每遍抹灰层都应充分淋水养护,尽量减少干缩裂缝。
填塞墙体上一切可能渗水的通道
在外墙装饰施工前,要全面、细致的检查墙体上的裂缝、孔洞、空鼓、梁底缝隙、外窗周边的缝隙、脚手架穿楞孔等,清除这些缝、孔;如遇瞎头缝要凿出宽度大于8mm、深度大于30m的缝槽,用掺5~8%膨胀剂的1:2.5水泥砂浆将这些缝、孔填补密实,堵住渗水通道。
加强金属外窗与墙体之间的密封处理
金属外墙框与洞口的间隙采用发泡剂填充饱满,外窗框四周的内外接缝应用密封膏嵌缝严实。
外窗口窗框下缘与墙面装饰面层交接处勾缝不密实是造成外墙渗水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接缝处应预留5~8mm槽口,并用橡胶密封膏嵌填密实。
在找平层上做一道涂料防水层
根据设计要求,在找平层上做一道HBO防水涂料一层,起到砼结构与饰面之间的过渡性连接。它可保证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和面层与防水层的粘结,涂刷3~4遍,且后遍与前遍的涂刷方向垂直,尽量避免涂层出现薄弱点。
设计上要考虑立面分格和外墙涂料选择
建筑设计宜作立面分格,为涂料施工提供适当的工作界面,同时有利于粉刷砂浆收缩裂缝出现在分格缝上。在适当的分块划格范围内,即使有微小裂缝,由于外墙涂料具有一定延展性,能起到装饰与防水作用。对于墙面渗水问题,除技术上要规范,还应选择既防水又具有装饰性的弹性外墙涂料。

上一篇:岩土师技术交流:钢结构加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 下一篇:某公司职工住宅施工组织设计(十四)

热门发布

推荐机构

热门课程

本站展示的所有信息内容系由机构或个人用户发布,可能存在发布者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品牌所有人有效授权。本平台会加强审核,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郑重声明:本平台仅为免费注册用户提供免费的信息发布渠道,但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对此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从本网站或本网站的任何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您接受或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发送邮件至15610150293@126.com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