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乒乓球技术经验分享
发布者:网上发布
首先我们可以把乒乓球想象成一个钟表,上面有1~12的刻度:其次,我们来了解出手角度这个名词:球拍在空中划出的运行轨迹称为出手角度;最后我们来了解拍面前倾度:球拍与地面的夹角称为拍面前倾度。
当球拍以60°的前倾度接触球,那么,拍与球的接触点为2点。出手角度为60°,则力是从2点指向1.5点。当这两个角度确定之后,无论力量F有多大,都会分解成:f前进=F×sin30°,f向上=F×sin60°。
当球拍以60°的前倾度接触球,那么,拍与球的接触点为2点。出手角度为45°,则力是从2点指向1点。当这两个角度确定之后,无论力量F有多大,都会分解成:f前进=F×sin45°,f向上=F×sin45°。
当球拍以45°的前倾度触球,那么拍与球队接触点为1.5。出手角度为45°,则力是从1.5点指向0.5点,f前进=F×sin45°,f向上=F×sin45°。
当球拍以45°的前倾度触球,那么拍与球队接触点为1.5,出手角度为30°,则力是从1.5点指向12点。f前进=F×sin60°,f向上=F×sin30°
可见拍面前倾度决定了拍与球的接触点,出手角度决定了球受力的方向。一旦这两个角度定下来,力量的分配是自动进行的,无需刻意去分配。只考虑出手角度或拍面前倾度中的一个都是不合适的,必须同时考虑两个角度,才能找到*佳的力量分配方式。但是出手角度不可能大于拍面前倾度,出手角度大于拍面前倾度,就会打漏球了。
触球点越往12点靠,球向前的力量越大,向上的力量越小,因此,当触球点真的在12点的时候,由于球没有受到向上的力量,击球时球只会往下掉而不会向上走。这是就是我们所说的摩得太薄而打滑。
触球点越往3点靠,球向上的力量越大,球的前进速度越慢,球的旋转会越强。我们提倡拉球时拍面要亮一点,就是让向上方向的力量分配得更多一点,球就越容易向上制造弧线和旋转。
感觉触球时,拍面前倾度为45~60°,出手角度45°时,拉前冲球比较爆;拍面前倾度60~70°,出手角度60°,拉加转比较好。当然个人习惯不同,拍面前倾度和出手角度是可调的,以自己合适为度,并无硬性规定。
所谓打摩结合,其实就是出手角度与拍面前倾度的合理分配,按此方式以*大力量和*大的加速去击球,达到击球又快又转的目的。不用想什么摩擦的手法,只要触球前开始加速,在加速中击球即可达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