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儒陶成文化地标 古老制陶技艺注入新活力
鲁网10月18日讯(记者孙诗梦 徐英淦 王雅茜)“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宋代大诗人朱熹的诗句,在充满文化韵味的泗水之滨,一直沿袭千年的制陶技艺在这里传承与发展着,并且随着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18日下午,“品味山东2018·全国融媒体济宁行”采访采风团一行走进了山东儒陶润华土陶科技有限公司,去揭开制陶的神秘面纱。
据了解,鲁柘澄泥砚,又称柘砚,东鲁柘砚始于唐,盛于北宋。澄泥砚具有沉静坚韧、温润如玉、含津益墨、声或金石、手触生晕、历寒不冰、哈气可研、发墨如油,不渍水、不损笔,古朴大方等特点,被列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资文化遗产,获得了“山东省标志旅游商品”称号。彩陶花瓶,五色土泥巴揉泥拉坯制成,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如祥云、似流水,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开片陶瓶,是陶体自身开片,开而不透。每个开片花瓶花纹独有,绝无重复,属自然窑变形成。茶具、水杯、碗,采用当地独有的纯天然陶土原料,融入古老制陶工艺,可将弱酸性或中性的水转化成弱碱性小分子团状态,可使陶土所蕴含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缓慢释放到水中,大大改善水质,具有医疗保健之功效。
“我们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注册资金300万元,占地6649平方米,主要生产澄泥砚,彩陶花瓶,开片陶瓶等工艺品,为山东省和济宁市重点文化企业,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工艺于2017年6月9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山东儒陶润华土陶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尤跃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在传承古老的制陶技艺的同时,不断探索研发更适合现代人生活节奏的新产品,由粗糙加工向精致加工转型,创新吸纳流行于台湾、日本的柴烧技艺,利用柘沟镇独特优良的陶土资源,经上千次配方和工艺试验,于2015年研制出了具有过滤吸附功能的“中国土造净水器”以及具有金属光泽、紫砂色、青铜器色亦或窑变成不同颜色的茶具、酒具等生活系列产品,为古老的制陶技艺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目前,该公司澄泥砚、工艺品类、土陶生活系列产品远销北京、香港等省外市场,在济南、青岛、济宁、聊城、临沂、泰安等省内地区已十分畅销。
- 放飞青春梦想 提升写作潜能 2021山东省青少年文化艺术节主题征文活动启动2021-07-26
- 中央统战部六局调研组到鲁网潍坊新闻中心调研2021-07-26
- 喜报!鲁网入选山东省文化娱乐行业2020年十佳企业2021-01-28
- 这个六一活动有意义 鲁网小记者保留换书大集兑换券作纪念2020-06-03
- 这就是山东丨庆“六一”亲子读书会 小记者主持邀您“声临其境 阅出梦想”2020-06-01
- 这就是山东丨吃喝玩乐在山东 冬季旅游优惠多【最美是山“冬”】2019-12-25
- 鲁网2020“品牌强省计划”启动2019-12-09
- 这就是山东?赢业了|创业创新展示山东营商新成就2019-12-03
- “这就是山东·赢业了”融媒体直播12月1日正式启动2019-12-03
- 鲁网成为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新媒体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单位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