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位”关系“大民生” 41个轨道交通站点综合治理圆满完成
鲁网7月19日讯 今年,济南正式将轨道交通站点综合治理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41个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非机动车停车点位建设提升,让市民出行更便利”,市人大票决通过轨道交通站点综合治理列入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济南市交通运输局牵头抓总、谋划推进,自规、园林、城管、交警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同向发力,各相关区政府和轨道、公交集团立即成立工作专班,扎实推进。
聚焦市民烦心事,用心用力解难题
轨道交通1、2、3号线开通运行以来,由于站点周边非机动车停车位不足,大量电动车、摩托车停放在周边道路两侧人行道、辅道甚至机动车道上,加上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和私家车争道行驶,导致通行秩序拥挤,急需疏导治理。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市交通运输局迅速行动,对41个轨道交通站点逐一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因地制宜、一站一策,科学制定综合治理方案。通过增设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优化提升轨道站点区域功能、提升公交与轨道接驳换乘便捷性、强化城管执法及督查考核等措施,着力打造周边环境整洁、车辆摆放整齐、市民出行便捷、道路交通顺畅的轨道交通站点秩序,保障好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加强协同配合,高标准做好民生实事
根据前期测算,41个轨道交通站点129个出入口非机动车停放需新建10830个。按照综合治理工作安排,各责任单位对现状无法满足停车需求的站点实施工程改造,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新建了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对已有非机动车停车区域的站点进行优化提升,规范站点周边非机动车停车秩序,引导市民有序出行。目前,全市41个轨道交通站点已全部完成改造提升,对22个站点进行工程改造,19个站点进行优化提升,新建非机动车停车位共计14236个,超额完成了3406个;7座公交站台迁移改造工作全部完成,站点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市民出行更加畅通。
例如历下区丁家庄站将B、C出入口之间现状绿地改造为占地约600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停车区,新增停车泊位180个,按照“因地制宜,占绿复绿”的原则,种植乔木17株,灌木170平方米,铺设草皮190平方米,通过灌木隔离、乔木遮荫、嵌草铺装等措施打造生态停车场,实现停车区域与绿地建设有机融合。
槐荫区二环西路站将D出入口东侧一处约845平方米的土地改造为非机动车停车区,通过改造提升,新增停车泊位750个,超出计划100个,在满足非机动车停车需求的同时,彻底解决土地的扬尘问题。
长清区大学城站将A1、B1等出入口处绿地改造为非机动车停车区,新建停车泊位526个,超出计划26个,车行通道采用透水沥青,栽植栾树13株、大叶黄杨41平方米、红叶石楠38平方米,既满足了非机动车停车需求,又与景观绿化有机融合。
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巩固治理成效
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的工作,在轨道交通站点综合治理上,城管、交通、交警、园林、街道等部门建立健全轨道站点综合治理长效机制,需加强停车秩序和设施养护的常态化管理,持续排查问题,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把治理融入日常,强化文明秩序养成。密切关注辖区内涉及轨道交通站点的市民诉求,特别是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交通秩序混乱、站点周边环境脏乱等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主动排查、及时整改,确保热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提升轨道交通站点综合治理工作质量。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继续聚焦目标任务,树立问题导向,督促各区政府建立健全区级多部门联动日常管理机制,由区政府牵头,城管、交警、街道等多部门协同配合,形成治理合力,确保综合治理工作不反弹、不放松,常态化、长效化巩固好综合治理成效。(本网记者)
- 逐梦“泉”城,点燃热情!济南的夏天,邀你一起Citywalk2024-07-19
- 逐梦泉城,如何一站式“吃玩”济南?2024-07-19
- 泉城交响乐团面向全球公开招聘2024-07-18
- 首届“青未了”杯廉洁文化作品创作大赛圆满落幕2024-07-13
- 100+项文旅活动!这个夏天来济南开启你的“狂欢季”!2024-07-12
- 距离通车又近一步!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迎来重要节点2024-07-12
- 济南蔬菜价格连续4周上行2024-07-12
- 济南地铁7号线,多个站点位置公示了2024-07-12
- 济南,让公共文化服务可“圈”又可“点”2024-07-12
- 济南融创乐园音乐派对,腾格尔等歌手嗨翻现场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