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对超配干部、提前离岗等问题一一梳理整改

2014-11-24 17:5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济南公安交警、出入境管理部门接受电视问政(资料片)

  鲁网11月24日讯 曾在某街道办事处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陈女士两年前办理了内退手续,不久前单位领导的一个电话,又将其叫回单位——提前离岗的人员全部要回来上班。

  一些“旧习惯”要改改了。济南公布巡视整改情况的20多条整改措施、16000余字,织就出一条条“红线”,也勾勒出官场的新秩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这些官员和工作人员的故事背后,巡视工作的良性效应正在发生。

  提前离岗人员重回单位 

   “内退2年再上班,比以前更忙了”

  8月份济南市召开全市会议,对超职数配备干部和提前离岗问题专项整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符合条件的提前离岗人员年底前全部回单位工作。

  2012年,曾在某街道办事处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陈女士办理了内退手续。闲不住的她给自己制定了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去上海看望女儿,帮忙照看外孙女;约几名好友外出旅游; 她还给自己在老年大学报了摄影和书法班。

  这样的生活过了2年,没想到,今年8月初的一天,她接到了街道办事处领导打来的电话,说是根据政策规定,提前离岗的人员全部要回来上班。

  起初,陈女士并没太在意,以为又是政策执行“一阵风”的事,说说就过去了。没想到,接下来的几天,单位领导又给她打了几次电话,要求她回单位。

  “我当时有些犹豫,内退2年了,自由惯了,再让我上班我怕不适应。何况薪酬待遇上多不了几个钱。但后来一问,之前和我一起提前离岗的几个老同事都回去了。”

  陈女士说。于是,她又成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陈女士告诉本报记者,她之前主要分管辖区计划生育工作,现在依旧干“老本行”,只是“单独二孩”政策执行后,前来咨询和办理准生证的居民更多了,她的工作比以前更忙了。

  另外,济南市将重点审查是否超职数配备干部、是否有破格提拔等问题。明确规定除军转安置、机构改革、换届安置外,不允许因其他原因超配干部,在目前超配职数未消化前不得调整配备干部,严禁出现新的超职数配备干部问题。

  推诿扯皮成本高 115名责任人32个单位被问责

  针对反馈意见中提出的有些市直部门单位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低下,仍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吃拿卡要等“中梗阻”现象问题。济南方面没有回避问题,共对115名责任人、32个单位进行了问责处理。

  市民孙女士,憋在心里的气终于消了。本月11日,她电话向某供热单位咨询问题,受理人员不仅对业务不熟悉,还挂掉了其电话。她通过12345的投诉很快得到回应,供热单位落实之后专门打来电话,“表示诚挚的歉意”。

  12345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群众的诉求部门办不好,就会影响年底考核。

  12345市民服务热线,正是不少市民遭遇部门冷脸、推诿扯皮时想要投诉的主要渠道。济南市将据此平台,对久拖不决、严重侵害群众利益、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等突出问题,通过共享系统及时移交市纪委监察部门进行查办或督办。

  电视问政,也是市民表达诉求、释放不满的出口。“直面问题、践行承诺”民主评议问题整改群众见面会,搬进了电视台演播大厅,参与行风评议的市直部门“一把手”面对镜头接受群众提问,作出整改承诺。最近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在这个栏目中就遭遇市民的责问——“我给环保部门打电话,得到的回复都是督办、督办,却一直没结果。我想问一下,我们怎么去理解‘督办’这个词?”

  济南方面表示,下一步将不断强化对“庸懒散”问题的问责,对发现的问题责成有关单位认真予以查处。截至9月底,全市共对115名责任人、32个单位进行了问责处理。

  远离“文山会海” 市领导“出镜率”下降了60%

  针对省委巡视组提出的“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检查评比程序复杂,不少流于形式”问题,济南表示“严格控制会议活动和文件数量”。

  每次新闻通报会,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济南市委办公厅副主任李本海例行向媒体通报情况,除了当期的“主题”,另一个常规内容就是通报“近期市级领导同志有关活动情况”。“统一通报后,市领导一般性调研和会议活动一律不再作单独报道,既减少了市级负责同志上报纸多、上电视多的问题,又便于群众了解全市工作情况、加大监督力度”,李本海对本报记者表示,“把镜头和报纸版面留给老百姓更关心的内容”。

  18次新闻发布会后,济南有关市级负责同志会议活动的报道电台电视台同比下降了60%,报纸同比下降了40%。

  此外,在严控会议活动和文件数量方面,今年5月以来,济南市以市委和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市性会议次数和参会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1.2%、40.4%;以市委和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和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制发的文件同比分别减少28.8%、9%。

  整改之变

  三类招标及采购项目被“点名”

  前不久,家住郎茂山小区的部分学生家长反映,孩子每天去济南市纬二路小学育晖分校上学,要么要绕路近半小时,要么就要翻山上学。对此,记者联系了市中区园林局,并和相关负责人到现场查看情况。按照家长的最终诉求,只要先把山中小路拓宽整平,方便行走就好。

  但该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按照规定,他们要先找园林设计院人员进行实地勘探,作出整体规划,写出整修预算报告,提前报计划,申请财政拨款,然后公开招标,最后进场施工。“如果不按流程办,即使我们修了路,也是违规的。既然是为民办实事,就要把实事办好。”

  在此次济南市整改报告中,其中一个问题特别指出:部分园林绿化、道路改造、规划测绘项目未严格执行招标及政府采购程序问题。如此“点名”,也给这些部门在整改过程中敲响了“警钟”。

  济南给出的回复中提及,“市政管理部门对2014年104个工程项目进行拉网式检查,要求不论项目大小全部进场交易;交通运输部门的2个道路维修项目已进场交易;城市园林部门清查内部经费项目开支,达到规定标准的全部进场交易,提前研究确定2014至2016年工程建设计划,对科研、环评、概算中介服务等招标项目发布了招标公告,有效解决工期与程序的矛盾”。

  调查摸底10年以上未交流市管干部

  “干部轮岗交流不够规范,有些市管干部长期得不到交流,增加了惰性,抑制了活力”,也是巡视组提出的意见。

  济南市一位不愿具名的科级干部对本报记者表示,自己进入政府序列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看到巡视组提出的意见,颇有共鸣。

  “按说我留在现在的岗位,论资排辈等待机会,对仕途是更有利的选择”,上述科级干部说,“但是我还算年轻,真想有机会换岗去不同部门看看,锻炼锻炼”。

  目前,济南市目前已对10年以上未进行交流的市管干部进行了调查摸底,列出了具体人员名单,同时,也将加大年轻干部交流力度。(山东商报记者 梁赓 张雯雯)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