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打造人才高地 助推强省建设

2017-12-01 10:28: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我省破除体制障碍,释放人才活力,人才事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打造人才高地 助推强省建设

  改革用人体制、建立激励机制、为人才松绑、增强创新活力……省委制定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一年多来,省直各有关部门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和增强了人才活力,全省人才事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培养引进并重 打造人才高地

  这是一组值得骄傲的数字:205人成为千人计划专家,326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62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952人获评泰山学者……

  近年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积极参与组织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围绕产业链、科技链打造人才链,培养选拔了一批高层次人才。这些高端领军人才,在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学科发展、带动产业转型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搭建成长平台,培养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到目前,全省技能人才达到1030多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270万人,齐鲁首席技师1209人,全国技术能手346人,有17人获中华技能大奖。

  我省也十分重视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不定期组团赴欧美等发达地区举办招聘活动,完善政策积极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并予以重点扶持。全省已建成留学人员创业园42家,入园留学人员企业有2887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占85%以上。

  为方便来鲁人才办事,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专门设立了“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服务窗口”,并建立引才绿色通道,实行服务绿卡制度,为人才提供出入境和居留、户籍、住房、配偶随迁、子女入学等19项服务。到目前,共为303位中外人才颁发了服务绿卡。

  扶持青年人才

  尽快成长为领军人才

  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扶持,建立一支由青年人才、领军人才组成的科技人才队伍,实现科技人才的梯次化发展,是省科技厅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方面,持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青年人才自由探索,省自然科学基金对40岁以下青年创新人才支持比例已达到50%。另一方面,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使他们尽快成长为领军人才。今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847项,获资助经费8亿元。

  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是省科技厅推进的又一举措。省科技厅改革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方式,制定一系列“松绑+激励”措施,为科研人员专心搞创新创造条件。明确提出放大工资性收入的激励作用,支持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合理收入等政策,最大限度体现知识价值在分配中的作用。

  今年初,首批十个“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这是我省建立科技人才荣誉制度的一项创新措施。山东大学刘相法教授的创新工作室,瞄准提高铝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这一世界性难题,制备出三维网状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这一成果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高校人才团队培育成果丰硕

  发表SCI、EI收录论文347篇,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和奖励114项、专利93项,这是省教育厅推进实施“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划”结出的丰硕成果。

  这项计划自2015年启动以来,以高校优势学科和创新平台为依托,扶持了21个高校优势学科及人才团队,遴选出20个有发展潜力的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团队和学术带头人,培育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人才,带动所在学科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创造出了一大批原创性、标志性成果。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和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也是省教育厅重点推进的人才培养工程。到目前,省财政累计投入经费1亿元,覆盖全省115所高校,资助国内访学1802名、国际合作培养1171名。

  除教育、科技、人社外,省财政厅、省科协、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等部门单位也积极投身改革,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省财政厅改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赋予科研单位更大自主权,提升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服务水平。改革实施以来,激发了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活力,科研人员的成就感、获得感也日益增强。

  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省科协强化人才服务职能,在人才举荐表彰、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建立起以科技工作者为中心的人才工作新模式,增强了科技人才活力。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