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动能转换,全国媒体这样看

2018-02-24 08:53: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动能转换,全国媒体这样看.jpg 

  2月22日,我省召开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吹响向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迈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步伐。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直面问题亮“短板”,动员全省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方力量,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迅速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的召开,引起全国媒体广泛关注。

  “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凤凰涅槃”

  加快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是实现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是提高我省经济创新力的重大平台,是赢得我省区域竞争优势的强力抓手,是推动我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举。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指出,“机遇抓住了就是良机,错失了就是危机。现在,综合试验区建设重大机遇已摆在面前,容不得我们彷徨、犹豫和懈怠,必须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昂扬斗志,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以只争朝夕、发奋图强的志气,披荆斩棘,奋力前行。”

  “节后上班第一天,山东提出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并设立力争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等具体目标。”大会召开后,新华社发出消息《山东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备受关注。文章特别提到,“为切实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山东省提出,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着力抓住重大机遇,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培育现代优势产业集群。”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说,产业结构不优,新动能成长不快,发展活力不足,经济效益不高,拉低了山东的区域竞争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讲,山东陷入了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的尴尬境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报道引用了刘家义在动员大会上关于认识差距的讲话。报道说,山东召开全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电视电话动员大会,对比先进省份,摆出问题,亮出短板,作出部署。动员大会让现场2200名党员干部和全省各市、县收看收听直播的党员干部备受鼓舞。

  “作为新年首个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落户山东,给这个处在爬坡过坎关键阶段的经济大省带来发展良机,也将打通我国经济热度传导的梗阻,优化南北方发展格局。”2月23日,经济参考报以近半版篇幅刊发报道《山东先行先试为新旧动能转换闯路》,围绕“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落子山东”“‘大象爬坡’老路难行 动能转换亟待提速”“‘两步走’打造新动能 主导经济发展新格局”等方面,阐述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的意义,揭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提速的紧迫性,解读建设综合试验区的目标等。长期研究国家战略问题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在采访中表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启动实施,不光是要治“山东病”,而且要为全国提供经验借鉴。

  《山东省委书记自爆短板:由别人追着跑到追着别人跑》《区域优势面临多方挤压,山东雄起新支点力争3年见效》,第一财经APP会后迅速推出相关报道,引来不少目光。“周围地区的崛起,让经济总量排在全国第三的山东省感受到了压力,同时山东也认识到自己发展的短板,准备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凤凰涅槃。”文章从山东认识到自身差距和紧迫感谈起,写到山东有望凭借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来一次凤凰涅槃。

  十强产业驱动新旧动能转换

  “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高素质产业。综合试验区建设必须从山东实际出发,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明确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构建布局结构优、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现代产业集群。”刘家义书记对“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大力发展现代优势产业集群”的强调,引发媒体关注。

  2月23日,上海证券报在头版刊发稿件《开工季来临 数万亿地方投资蓄势待发》,对“重大工程驱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进行突出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文章引用刘家义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要积极探索存量变革和增强崛起并举的转型升级路径,瞄准这些产业,跟进配套政策,努力把每个产业做成万亿级以上体量、全国一流乃至世界有影响的产业集群”,并对山东着力做优做强做大的“十强”产业进行了介绍。

  “在具体产业方面,山东将集中培育‘5+5’十强产业,前瞻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现代海洋产业、医养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打造新动能主体力量;改造提升高端化工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产业、精品旅游产业、现代金融服务等优势产业,促使‘老树发新芽’,转换形成新动能。‘到2022年,十强产业增加值占比力争达到60%。’”新华社消息这样报道,并介绍,为支持产业发展,山东已建立重大项目库,储备了900个项目。

  证券时报网关注山东新兴产业发展,刊发报道《山东: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新兴产业快成长、上规模》。文章写道,“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慧海洋、医养健康等五个产业属于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谈及着力在强化科技供给上实现新突破,刘家义在动员大会上说,要突出厚植高端人才。澎湃新闻据此写成报道《山东省委书记谈引才:要招得来“女婿”,更要留得住“儿子”》:“高层次人才是稀缺资源,别人争到了,再去挖,难度大、成本高。要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把国内外顶尖人才往山东引、往山东拉。”“山东要注重发挥本地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既要招得来‘女婿’,更要留得住‘儿子’,‘输血’与‘造血’并重,‘女婿’与‘儿子’同心。”

  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加以突破

  “新旧动能转换,说到底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体制机制、工作模式等诸多方面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破除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刘家义在动员大会上的这段话,引起各媒体广泛关注。

  21财经APP的《刘家义“自爆”山东短板 强调转变思维方式是关键》报道,对这段原话进行了呈现,并提及刘家义书记着重指出,“山东干部遇到新矛盾新问题习惯于‘向后看’,看有没有成规惯例可循、有没有现成经验可用。一说新旧动能转换,有的同志第一反应,看有什么特殊的优惠政策、给多少钱,给哪些项目,有的只盯在给多少土地指标、环境容量上。这种思维方式不转变,新旧动能转换无从谈起。”

  新华社消息写到,“山东省提出将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要抓手,将加快思想再解放、体制机制再变革、领导方式再创新、能力再提升、工作作风再转变。”

  澎湃新闻《山东如何走出尴尬:在新旧动能转换动员大会上省委书记这样说》报道说,今明两年,山东将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重点,尽快加以突破,重点包括“放管服”改革、运行机制改革、民营经济改革发展、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报道援引刘家义的讲话说,“要着重从‘我的政绩’中解放出来,个人的短期‘政绩’又算得了什么?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缩短‘阵痛期’,降低阵痛程度”,创造“货真价实的‘政绩’”。

  “上班第一天就搞了一件时政圈的大事情。”北京青年报微信公众号“政知见”推出文章《书记眼里,山东比河南差在哪儿?》,以“书记的大实话”关注刘家义对加快体制机制再变革提出的要求,强调落实、担当、尽责的重要性。

  此外,大众日报等省内主流媒体推出的《国家战略的国家考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述评(上)》《国家战略的山东担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述评(下)》《奋力书写山东解放思想走在前列的壮美诗篇》《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再创山东辉煌》《戳中山东人心窝子 点燃山东人新希望》《新旧动能转换,山东各地打算这么干》《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山东要实现五大突破》《春天里 山东再出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专家解读》等报道,被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广网、央视网、中新网、东方网等众多新闻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广泛转载,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相关新闻

  传递动员大会声音 大众融媒集中发力

  2月22日,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召开,大众日报领衔大众报业集团各媒体报网端微平台集中发力,聚焦大会主题创新报道形式,推出文字、视频、H5、长图示等多种形态的产品,引发广泛关注。其中,7件重点产品的阅读浏览量,在集团主要网端微平台上高达708万多人次;山东手机报对一些新媒体产品和文字稿件进行精准推送,触达3700万用户。

  动员大会一结束,大众日报等媒体第一时间学习、领悟、吃透会议精神,制作发布新媒体产品。

  融媒报道首发效应明显。对《刘家义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大报重磅: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述评(上下篇)》《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发布》等内容,集团各网端微平台迅速首发,被国内媒体纷纷采用。其中,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动员大会讲话中,对山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作了直言不讳的分析,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强烈的认同感、使命感、责任感,使得讲话被众多网友转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刘家义在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在集团网端微平台阅读浏览量达409万多人次。

  产品互动性、贴近性强,用户转发意愿强烈。H5产品《点击你的家乡名,看看10年后长啥样》,采用微信朋友圈小游戏的形式,主题明确、形式活泼、接地气。《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来了,快来看学习笔记》,选取实施规划中的重点工作,采用学习笔记的形式展示,形象直观,方便用户迅速把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核心内容。《山东新动能怎么转出来?十强产业施工详图来啦》以建筑行业常用的施工图形式,将十强产业的发展与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相契合,内容丰富、一目了然,让人眼前一亮。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