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解决种源“卡脖子”关键问题 山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
鲁网7月7日讯(记者 韩黟瞳)7月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山东省科技创新一直是长久发展的议题,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将“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列为今后五年着力抓好的十二个方面重点工作之首。今天是“小暑”节气,近期山东也迎来了夏粮再获丰收。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支撑和引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山东省是如何落实“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山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唐波介绍,为全面做好我省“十四五”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在深入调研我省农业科技创新、种业科技创新和乡村创新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分别编制了《山东省“十四五”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规划》《山东省“十四五”种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和《山东省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工作指引(2021—2025年)》,对我省“十四五”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分层次进行了规划布局。
第一,精心编制“十四五”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规划
瞄准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当前制约农业农村创新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任务:一是围绕种质资源、重要农艺性状、农业重大病虫害等形成规律,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环境和生物互作等机制,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基础算法等技术方法,开展农业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全面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二是围绕绿色低碳、生物安全、营养健康、智能装备、智慧农业等领域,开展前沿与交叉融合技术创新,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三是构建现代生物育种创新体系,突破前沿育种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生物育种水平;四是围绕粮油绿色仓储、农产品保鲜储运和精深加工等,开展产业链拓展创新,提升价值链,提高农业产业综合竞争力;五是围绕耕地土壤退化、污染,土壤结构差,土壤生物活力低,盐碱耕地产能不足等问题,开展耕地质量提升科技创新,向土地要效益。
第二,实施种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瞄准解决种源“卡脖子”关键问题,以培育突破性高端高质农业新品种为核心,深入实施农业良种工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从基础研究、种质创新、育种技术开发,到新品种选育繁育、良种良法应用示范,实施全产业链育种科技攻关。实现育种技术精准化、育种手段智能化、育种过程工程化、育种创新全程化,全面提升我省种业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制定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工作指引
开展县域特色产业科技提升行动、生态宜居乡村创新行动、乡村科技人才培育行动、乡村文化和组织振兴科技助力行动,打造科技支撑型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预计“十四五”末,我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农业优势和特色产业全链条技术支撑体系更加完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农业新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种业基础研发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种业企业竞争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乡村振兴科技支撑体系将更加完善,县域创新能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