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记者手记:手写春联背后是传统习俗的坚守

2024-02-09 14:17:04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编者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充分展现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生动展示广大人民群众欢乐祥和过春节喜人景象,鲁网推出“新春走基层”专栏,开设“龙行龘龘晒新景”“龙马精神话榜样”“活龙活现说心声”三个栏目,多路记者下沉到基层采访,努力践行“四力”,用脚步丈量民情,用镜头记录变化,用心感受齐鲁大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脉动。

  鲁网2月9日讯(记者 范金鑫)年的脚步,总是伴随着仪式感如约而至。2月9日除夕,终于在最后一天放假赶回家。在我们这个鲁北乡村,贴春联一定是要放在除夕的。

  写春联、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新春习俗。每当春节来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写有祈求吉祥之辞,寄托美好愿望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了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愿景。

  贴春联这个很具有参与感的事情,自然就是放在了年轻人身上。我是乐得做这件事情的。理清春联的左右顺序,踩着板凳,用胶水胶带把春联一张一张地稳稳贴到门框上。“金龙贺岁喜临门,万事如意鸿运开。”看着眼前的“杰作”,心说今年贴的也不错。

  过去家家户户贴得都是手写春联,那时过年的气氛也格外浓厚。这几年春节回家,我逛遍全村,也遍寻不到几处是手写的春联,很是可惜。过去写春联都是家中上了年纪的长辈,书法不一定算得上太好,但“手写春联”才有自家过年的味道!有的家里也会主动去找四邻八乡里写得好的“书法家”,能贴一整个春节,书写人的成就感自然满满。

  不可否认,与“手写春联”相比,“印刷春联”确实很精美,但内容多是“千篇一律”,缺少了传统的墨香和手写汉字的“精气神”,传统年味自然而然就变淡了。人们写春联、贴春联,是为了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春联里,有我们生活的理想,也有我们对美好生活祈向的承载。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春节前夕,各地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们总会现场挥毫,为百姓写春联、送春联,承担起了书写传统春联、弘扬春联文化的重任,更增添了一份浓浓的年味。回归朴实的手写春联,一笔一划都是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赓续,可以让现代人在浓浓墨香中感受年俗、品味乡愁。

  笔走龙蛇各显神韵,横竖撇捺饱含希冀。手写春联,能用民俗文化庄重的仪式感烘托浓厚的节日氛围,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有韵味。它是笔尖下的年味,是民俗中的宝藏。

责任编辑:李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