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山东非遗文化——商河鼓子秧歌

2018-12-21 17:2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商河鼓子秧歌,作为民间庆祝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最初起源于商河县,至今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建国初期,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他们发现商河的民间歌舞丰富多彩。五十年代末山东的专家根据全省情况,筛选出商河、胶县、海阳三县的民间歌舞,统一定名为山东三大秧歌,即商河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而商河鼓子秧歌,舞姿强悍遒劲,场阵磅礴恢弘,既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特色,被誉为“齐鲁文化的骄傲,民间文艺的瑰宝”。

  浊浪夺丰收,源起两千年

  关于鼓子秧歌的起源说法很多,其中劳作说最为盛行。是集劳作、抗灾、祭祀、军事、武术、杂技等于一体,在长久的历史岁月中逐渐磨砺形成的。商河位于黄河岸边,但是黄河不断地肆虐两岸人们的生活。为了生存,商河人民群起奋勇抗洪抢险,导水排涝,灾后散墒抢种,辛勤劳作喜有收成。于是,淳朴贫穷的人们随情而动,因陋就简,锅碗瓢盆、棍棒簸箕、锨镢镐锄、手帕雨伞等身边的生活工具和用具,就成为他们娱乐方式的借助物,聚集在一起唱起来跳起来,这里面既有祭天地崇尚自然之意、又有表达庆祝丰收喜悦的愿望。

  后来,参加舞跳的人数不断增多,道具有了变化,也有了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舞蹈组合。道具由瓢盆换成鼓子,雨伞换成平顶伞,即兴、简单的舞蹈动作也开始有目的地形成了组合……这就是鼓子秧歌的雏形。

  歌舞于一体,尽显英雄气

  鼓子秧歌旧时表演形式集歌、舞、丑于一体。表演时先舞后歌,歌者不舞、舞者不歌。“丑角”在歌舞中插科打诨。经常唱的歌曲大多为“摇葫芦”、“打岔”、“鸳鸯嫁老雕”、“馋老婆吃狗”、“大观灯”、“小观灯”等,多以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日常生活为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秧歌表演时,舞者自始至终在不停地跑动,所以又叫“跑秧歌”,而不叫“扭秧歌”。整个演出场地像一个流动的由左向右旋转的舞台,在旋转中不断地演化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场图。而这些场图,就是秧歌演出的主体部分,叫“跑场子”,亦称“跑花场”。跑场子又分文场、武场、文武场。 秧歌的场图,取材广泛,内涵丰富,其形态来自于劳动工具、生活用具、花卉建筑、服装头饰,以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战争阵势等各个方面。

  黄河扬神韵,世代话传承

  商河鼓子秧歌源远流长,孕育于春秋战国,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发展到今天,锤炼出军事化的组织形式、变幻莫测的舞蹈阵式、粗犷豪放的将士风格、无往不胜的英雄气概。在铿锵激烈的鼓乐指挥下,伞、鼓、棒、花、丑五大角色各显神通,令人振奋。

  传承两千年,名扬海内外

  六十年代初,商河鼓子秧歌被选入北京舞蹈学院民舞教材。至此,鼓子秧歌开始了大放异彩的时代。

  1955年、1980年、1989年、1992年、1996年、2002年六次代表山东省和济南市参加全国民舞大赛,五次获最高奖。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舞蹈),1999年又去北京参加了建国五十周年大庆,在天安门前的演出活动,盛誉海内外。2006年,商河鼓子秧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责任编辑:褚福星
分享到:

莱芜锡雕

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第十六届山东省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莱芜锡雕作品“一鼓作气”荣获铜奖,也让大众眼光再次聚焦这项技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