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15年注会,我挂了 | 五条反思
2020.01.22
发布者:网上发布
我来跟你说对不起了。战略49.5的*是对我轻忽的*好回报,却辜负了你对我的多次关心。
作为一个完美反面教材,一个自以为聪明的笨蛋,我希望能够警醒和我有过相似想法的所有CPAer和TAer。
要做真题,要有改错本,要大气,不要放弃。我几乎踩了所有的雷区。
1
第*错,试图准备好再开始。
框架本来就是在心中方便记忆形成知识脉络的工具,我却希望能捋顺整个框架包括每个知识点再开始正式学习,做题。
准备阶段的长度加剧了痛苦,反而拖累了整个学习,导致我迟迟没有开始做题。
正确的应该是心中有框架,然后在做题的过程中补完。
至于要不要写出来,心中补完之后还有必要写在纸上么?
2
第二错,过于关注学习以外的东西。
框架法真的很好,好到我完全理顺了学习思路,搞清楚了我在看什么。
但是试图完整框架的渴望掩盖了学习知识的真正目的。
过于关注“容器”而忽视了重点——学习,是严重的本末倒置。框架法只是工具,而绝非学习的目的。
3
第三错,心太大。
每个知识点都想深挖扩展。
但是其一容易注意力跑偏,其二加大工作量,其三好高骛远导致根基不扎实。
考证而已,学会即可,不必较真。更何况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循序渐进把疑惑解了。
4
第四错,疏于练习。
每学一个知识象征性做两道题就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
其实连基本的变形练习都没有开始,稍有难度立即扑街。更何况瞬时记忆没有多次巩固根本维持不了多久。
5
第五错,自以为是。
学战略的时候彬哥说最后一个月狂刷真题抢分冲过,我以为自己有时间过一遍书再看题;
税务班彬哥说随堂做题我在忙碌中以简单为由稍予放纵。
现实究竟告诉我,我不是过目不忘理解力超群的天才,今天没空做的事明天一定也没空后天一定有空后悔。
我应该承认自己的平庸,接受不优秀的自己,接受我是个自制力不强效率不高的普通人这个事实,对了,记忆力也不好。
然后踏实下来,舍去毫无意义的自负,认真对待每一道题目,动手去算;压下各种雄心壮志,安心对付眼前的一次课,一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