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培训家旗下培训平台
手机版
网站导航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提问方式例析(2)

2020.01.10

发布者:网上发布


  (三)“选材上的作用”的提问方式

【提问方式】

主要考“材料和中心有什么关系”或“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

【答题模式和技巧】

模式1.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

技巧:插入史实:①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②具有例证的作用。

插入某一事件:①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

模式2.引用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技巧:①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强化作者的观点的作用。②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前后照应等方面的作用。

模式3.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

技巧:①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公的一生。②象征某种哲理,表达某种情思。

模式4.引用一个或一些对立或类似的事物、对象。

技巧:①起对比或衬托作用,突出主要对象的特点。②可以起到丰富文章内容,避免平铺直叙的作用③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

【经典试题5】

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阳关古道苍凉美》)

【解析】

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选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要信息的词句。再进一步选定题目要求“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情感,提取承载的重要信息。根据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答案】

第*问: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天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第二问:回应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经典试题6】

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任林举《岳桦》)

【解析】

可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

【答案】

①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②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

【经典试题7】

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灯火萧萧》)

【解析】文章三处细节写了煤油灯的外形或使用,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抒发的思想感情作答。

【答案】①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童年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②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具体、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上一篇:高考复习策略:怎样打好高中语文基础 下一篇:高考语文:荀子的遗憾与忧伤阅读理解练习

本站展示的所有信息内容系由机构或个人用户发布,可能存在发布者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品牌所有人有效授权。本平台会加强审核,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郑重声明:本平台仅为免费注册用户提供免费的信息发布渠道,但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对此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从本网站或本网站的任何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您接受或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发送邮件至15610150293@126.com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