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培训家旗下培训平台
手机版
网站导航

初一年级历史上册第*单元测试题

2020.01.30

发布者:网上发布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其选出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每个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答案

  ⒈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⒉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居民

  ⒊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原始人遗址是( )。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 D.陕西蓝田人遗址

  4、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⒌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黑猩猩

  ⒍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 D.过着群居生活

  ⒎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 )。

  A.烧烤食物 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 D.懂得人工取火

  8.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

  C.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海洋

  D.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掌握了捕捉水生动物的本领

  9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

  A.元谋人 B.长阳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10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居民 ④河姆渡居民

  A.① B.② C.②③ D.③④

  11.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12.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13.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14.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15.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原始农耕时代文化特征的有( )。

  ①定居生活 ②建造房屋 ③饲养家畜

  ④制造陶器 ⑤使用打制石器 ⑥用耒耜耕地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⑥

  16.我国下列古文化遗址中,其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文化遗址

  C.半坡文化遗址            D.大汶口文化遗址

  17.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18.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

  A.黄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

  C.黄帝、炎帝部落 D. 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

  19.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 )。

  A. 尧 B. 舜 C. 鲧 D.禹

  20.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21.传说远古时代谁教人钻木取火?( )

  A.神农氏 B.燧人氏 C.伏羲氏 D.黄帝

  22.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上一篇:初一生物复习资料: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学月检测试题 下一篇:初一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考试题

本站展示的所有信息内容系由机构或个人用户发布,可能存在发布者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品牌所有人有效授权。本平台会加强审核,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郑重声明:本平台仅为免费注册用户提供免费的信息发布渠道,但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对此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从本网站或本网站的任何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您接受或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发送邮件至15610150293@126.com本网站将在第一次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