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培训家旗下培训平台
手机版
网站导航

八年级物理教学教案:测量

2020.02.26

发布者:网上发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有两只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听老师讲课,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可以知道天下大事,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它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

  二、进行新课:

  1、声音的发生

  (1)演示课本图3-1, 引导学生观察音叉发生时叉股在振动。

  (2)随堂学生实验:做课本图3-1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3)随堂学生实验:做课本图3-1用手指摸着颈前喉头部分,同时发声。

  小结:归纳以上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声音的发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指出鸟、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虫发声也是由于振动。

  2、声音的传播

  (1)课本图3-2实验 问:右边音叉的振动通过什么传给了左边的音叉?-(空气)

  (2)游泳时,潜入水中也能听到声音,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3)随堂实验:把耳朵贴近桌面,用手敲桌板,可听见清晰的敲击声,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小结:声音能靠任何气体、液体、固体物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传播速度

  学生对比表中的一些声速并找出空气中15摄氏度的声速。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4、回声

  (1)回声: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

  讲述为什么有时候能听到回声,有时又不能。原声与回声要隔0.1s以上我们才能听见回声。请同学们算一算我们要听见回声,离障碍物体至少要多远。(17米)

  (2)利用回声测距离

  例题:某同学站在山崖前向山崖喊了一声,经过1.5秒后听见回声,求此同学离山崖多远?

  已知:v=340m/s ; t=1.5s

  求:S

  解:s=vt1=340m/s×1/2×1.5s=255m

  答:略

  三、布置作业:

  四、板书设计:

  第一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声音的发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传播: 1、声音靠介质(任何气体、液体和固体)传播。

  2、声速(15℃)340m/s

  3、声速由大到小排列:固体、液体、气体。

  3、回声 :

  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听到回声条件:0.1s以上,17m)2、利用回声测距离:s=1/2s总=1/2vt。

  五、教后札记:

  1.下列说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物质无关,只取决于声源本身

  B.在空气中声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

  C.只有振动的物体才会发出声音

  D.固体液体都能振动,所以都能发声,而气体不能振动,所以不会发声

  2.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土地上,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声音可以沿土地传播

  C.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D.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的耳朵

  3.工人用铁锤打击长铁管一端一次,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

  A.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

  B.第二次听到的是回声

  C.人耳的错觉

  D.声音沿空气传播快,先听到,沿铁管传播慢,后听到

  4.下列现象中能不用通讯设备而能直接交谈的是( )

  A.驾驶两架同向飞行飞机的两名飞行员

  B.登上月球表面的宇航员

  C.分别站在海拔1km高山的山顶和山脚的的两人

  D.同时坐在一间漆黑的房间中的两个人

  5.人们一般对着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喊一声,就可以听到回声,而在室内就常常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

  A.回声只有在山崖或高大建筑物周围才能产生

  B.因为室内反射声波的障碍物离人较近,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无法区别

  C.因为室外反射声波的障碍物山崖或高大建筑物离人较远,人听到回声和原声时间差在0.1秒以上,人就将回声和原声分开了,就可以听到回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一辆汽车朝着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沿直线向前行驶4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教学教案:牛顿第*定律 下一篇:初二物理教学教案:声和光

本站展示的所有信息内容系由机构或个人用户发布,可能存在发布者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品牌所有人有效授权。本平台会加强审核,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郑重声明:本平台仅为免费注册用户提供免费的信息发布渠道,但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对此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从本网站或本网站的任何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您接受或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发送邮件至15610150293@126.com本网站将在第一节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