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关员考试实施方案及解析
发布者:网上发布
根据简政放权的精神,以后不可以叫做“考试”、“资格”等,所以由原来的“报关员考试”改为了“报关水平测试”。本稿为送审稿,在送审过程中进行重大调整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报关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测试”),是中国报关协会对参试人员报关基础知识及报关业务技能水平进行的综合评价与定量分析。
一、测试目标
为企业选人、用人和职业院校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客观、量化的标准,加强报关行业自律,提升报关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提高报关质量。
二、测试对象
(一)拟从事报关职业的院校学生和社会人员;
(二)已从事报关职业但未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的人员。
原来获得报关员资格证书的同志不受影响,无需参加水平测试。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中国报关协会成立报关水平测试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对测试工作进行决策、指导。委员会由中国报关协会、海关总署有关司局、部分地方报关协会、企业会员单位代表组成;委员会主任由中国报关协会主管会长担任。
(二)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专家组。办公室作为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测试的事务性工作。办公室设在中国报关协会培训部,主任由中国报关协会培训部主任担任。专家组作为委员会的智囊机构,负责测试的技术性工作。专家组由协会、海关、企业和院校专家组成,专家组组长由委员会选聘。
(三)依托各地方报关协会设立考区,负责所在地区测试的组织协调工作。
(四)依托相关院校、培训机构设立考点,负责所在地区测试的考务组织工作。
委员会和专家组主要由中国海关出版社、行业知名企业(如华商联)、职业院校及专业咨询公司组成。意味着再也不是单一的理论学习了。
四、测试内容与形式
(一)测试内容
测试分为两个科目:
1、报关基础知识(100分)
主要包括对外贸易及对外贸易管理、海关及海关管理、报关及报关管理等与报关工作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2、报关业务技能(200分)
主要包括进出境报关、保税加工报备报核、商品归类、报关单填制、报关核算等与报关从业密切相关的基本技能操作(含模拟操作)。
理论基础知识部分较2013年报关员考试试题简单,而且报关及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的校内*可以替代基础知识的*,也就是说相关专业学生不需要单独报名参加基础知识考核,由老师在校内测试即可。报关业务技能包括QP录入、报关单据整理、商品归类流程展示等实操内容,这个是亮点。但是第一次考试不会过难。
(二)测试形式
采取自愿参加、统一报名、统一命题、统一测试、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核分的方式,通过计算机考试的形式进行。
测试是全国统一进行的,体现了测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