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 培训家旗下培训平台
手机版
网站导航

心理咨询师考试经验分享:变了味儿的年度考核

2020.03.01

发布者:网上发布

  教师年度考核开始于1991年,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17年。回顾这些年的年度考核状况,不禁使人感慨万千。

  教师年度考核实行的第一年,是东北一所中学的校长。当时发生过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一位民转公的女教师年度总结报告共写了500多字,其中错别字就有十几个,被评为“基本称职”。她看到这个考评结果后,当众撕毁年度考核表到校长室大哭大闹,后经多方做其思想工作才算消了气。第二年鼓励她做班主任,要求她教学板书不能出现错别字,一年下来,年终考核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可,评为“称职”。

  后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又给年度考核增加了“重量”:在评职晋级的条件中增加了一项硬指标,即在任现职时必须有一次是年度考核“优秀”(有的省是近三年或近五年以内)才能申报高一级职称的评定。策的出台,促使各学校重新思考“年度考核”的操作办法。

  出人意料的是,几乎所有的学校都采用了同一种操作办法:将第二年最有希望晋级的教师按年龄列成一个名单,然后采取不晋级的礼让晋级的,希望小的礼让希望大的,年轻的礼让年纪大的,科任老师礼让班主任老师,贡献小的礼让贡献大的等相互礼让的“人道主义”的方式来评定“优秀”。

  这种以“仁”为本的考核方式得到了绝大多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为此,年年考核虽有人不太舒心但没有出现大的问题。

  2002年,我来到深圳一所学校工作,这里的年度考核也是年年搞。不过相比东北,没有了“评定职称必须是在任现职时有一次是年度考核‘优秀’才能申报”的规定,但是增加了“年度考核为优秀的,年终可得工资的30%的奖金”这一条。

  在东北老家参加年度考核10年,没有一次被评为优秀,那是因为我是领导。来到南方后成为一名普通老师,参加年度考核6年,其中一次评为优秀,两次评为区级先进。评上了优秀,心里很惬意,认为自己的辛勤工作终于得到了肯定;没有评为优秀,心里也有几分不快,认为自己努力没有被承认……

  再看其他教师每年考核过后的反应:评上优秀者,一般都是默不作声的;评不上的就觉得考评不公平、是非颠倒……

  不满情绪表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怨恨埋于心,呈“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之态势;有的找一两个好友倾诉愤懑之情;有的三五成群或窃窃私语、或嬉笑怒骂,发泄不满情绪;有的则大声疾呼,抨击时弊;还有的则是大哭大闹……

  现行学校管理体制下的年度考核流程一般是,经层层推荐上来的优秀候选人由考核小组决定最后的人选,这个考核小组的权力实质就是集中到了校长一个人身上。

  在这种考核操作制度下的“优秀”,不外乎是这样几种人:其一是在各方面均表现很突出的人,但此种人毕竟是凤毛麟角;其二是工作能力及实绩说差不差,但绝不是突出者,他们获得“优秀”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会来事”,是经常围在领导身前身后,是领导眼中的“红人”,这部分人是“优秀”中的绝大多数;其三是值得同情者,这些人工作没多大*,但一直勤勤恳恳,多年或一直都没有被评为优秀,此种情况每次都有,但为数不多;其四是上次评优闹事或找领导理论的人,因为他们的“闹”或“论理”并不都是无理取闹,所以这一次的考核就是“优”,此类情况也为数不多,但也每次都有……

  进行年度考核的初衷是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但是,自从年度考核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以后,它就具有了不同的含义和使命,成了不同人利用它达到不同目的的工具。

  年度考核,该何去何从?

上一篇:心理咨询师考试透过心眼观社会:趣味“心理研究”十则 下一篇:心理咨询师考试透过心眼观社会:微信故障网友过社交依赖产生焦虑症

热门发布

推荐机构

热门课程

本站展示的所有信息内容系由机构或个人用户发布,可能存在发布者所发布的信息,并未获得品牌所有人有效授权。本平台会加强审核,但无法完全排除差错或疏漏。郑重声明:本平台仅为免费注册用户提供免费的信息发布渠道,但不对其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对此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对于从本网站或本网站的任何有关服务所获得的资讯、内容或广告,您接受或信赖任何信息所产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网对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网站信息的商业活动及其风险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发送邮件至15610150293@126.com本网站将在第一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