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所有娃娃们顺利上岸,爸爸、妈妈、孩子们想对小升初说什么呢?想说爱”你“不容易
发布者:网上发布
【今年,我们小升初】想说爱你不容易
海淀实验小学5年级杜承泽家长 黄莘
昨天在等孩子参加北大附复试的场外,听到三位家长对话,不禁引发许多有关小升初的感慨。甲妈妈说:要能再有个老二,我就知道怎样让他进重点中学了。乙妈妈答曰:还上什么学校,直接送机构呗。丙爸爸说:那也不一定,到时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还不知道。是啊,为让孩子早日踏上小升初的幸福彼岸,等来那幸福的电话,每个有小升初学校情结的家长,都与孩子在小升初池里苦苦挣扎,只为等来目标校挥挥手,带来那片云彩。
当今小升初有愈演愈烈、愈演愈早之势,前些年如孩子三年级就在机构报班学奥数,周边的同事、家长立马会用怪异的眼光看着你,如今,这个步骤早已OUT啦。例如,为了应对LX的点招频率,一些家长甚至不惜在二升三就选择把孩子送进机构进行海量刷题。四年级前,我家孩子一直是按照我们大人不肯放下的素质教育的架子,进行多方面的学习,上音基、学钢琴,游泳,打羽毛球、乒乓球,学书法,等等,一切尽在玩中学、学中玩。然而,孩子的生活节奏从考上LX时起发生了变化。因怕耽误孩子学习,我们渐渐去掉了一些素质教育课程,哪怕是他极其酷爱的小说创作,也被扼杀在摇篮中,只为了尽早收获植物和动物,同时也不放过任何一次其他市重点学校的考试选拔。就这样,我奔波于京城各大小机构,加入各种Q群和微信,参与各个机构的家长会等,生怕漏掉关于小升初的一丝信息,而后领着孩子大义凛然地奔赴考场。我总是这样对孩子说:妈妈帮你获得考试信息,你去争取考试机会。
盘点孩子走过的小升初历程,有几点深刻体会,想与各位家长分享交流:
第*,了解孩子的兴趣、天资,以切合实际地确定目标校,越早越好。
第二,盲人打枣,打到哪是哪的做法,既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也会加重家长的内心焦虑,得不偿失。
第三,通过各种渠道,广为获得各所重点学校的招生信息、考试途径等,以提前做好准备,别真等狼来时,却因准备不足而生生放跑。
第四,许多机构鱼目混珠,需家长擦亮眼睛,别因选错了坑,不仅凭白丢掉银子,而且宝贵的小升初备战时间更是无法弥补。
第五,吊死在一棵树上是否可取,值得商榷,如果孩子精力尚可,建议至少选择两家以上机构进行学习,同时不断调整课程学习及配比比例。
第六,小升初是一场持久的战役,比的是家长的耐心、孩子的恒心,勿轻言放弃,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笑得更美。
最后,祝所有仍在池中的孩子,早日摸到幸福的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