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教案:英法政治体制的异同
发布者:网上发布
高二政治教案:英法政治体制的异同
一、【课程标准】:
2.5 简述法国总统、内阁、议会的产生及其职权,比较法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二、【新课教学】:
(一)两国政体的差异:
国别 | 比较项目 | ||||
政体类型 | 议会 | 国家元首 | 政府的产生 | 政府首脑 | |
英国 | 典型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 | 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 | 英国国王一般只承担“礼仪性职责”,是“虚位君主”; | 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 | 英国首相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权力很大; |
法国 | 典型的民主共和制中的“半总统半议”会制政体 | 法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其地位和作用都不能与英国相提并论。 | 法国总统则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 | 法国议会中有许多党派,往往是几个党派联合才能形成议会多数派并组成多党联合政府。 | 法国由总统任命,权力较之英国首相要小得多。 |
相关链接:
英国议会对政府的监督权要强于法国。法国议会虽然有对政府的弹劾和倒阁权,但受到种种限制,实行起来非常困难。1959~1979年二十年间,法国国民议会先后提出38次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只有一次获得通过。
相关链接:
一谈到两党制,许多人就想到了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实际上,两党制的发源地是英国。英国最早出现的两大党是托利党和"辉格党",其来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70年代。经过三百多年的演变,保守党和工党已成为英国两党制的主角。所以英国既是现代西方议会制度的发源地,也是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发源地;既是"议会之母",也是"政党之母"。
相关链接:
英法国家权力重心不同。英国的权力重心在首相,法国的权力重心在总统。从内阁稳定的角度看,英国首相可以以党的领袖名义要求全体阁员服从自己的领导,以维护执政党地位,因而政府比较稳定。在法国,当政府内部发生意见分歧时,有时无法掌控局面,导致政府危机。受到议会和总统权力的种种制约,地位显然不能与英国首相相比。
(二)、政体相异的缘由-资产阶级革命不同的阶级力量对比、历史背景和政治传统
1、阶级力量对比:
(1)、英国:
①革命方式-革命加改良
②原因-资产阶级力量没有占优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成联盟,形成比封建势力更强大的力量,迫使封建贵族在革命后走妥协的道路,因而英国最终以革命加改良的方式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2)、法国
①革命方式-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②原因-资产阶级力量没有占优势
大革命前的法国总体上是一个封建农业国,封建势力特别强大,王权高度集中。封建势力对资产阶级和农民采用高压政策,资产阶级、广大民众几乎无法与他们达成妥协,只能采取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方式推翻封建王权。经过同封建势力之间与反的长期较量,法国资产阶级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形成了与英国不同的政体。
2、历史背景与政治传统:
(1)、英国-保守、妥协
(2)、法国-激进、不妥协
综观英国社会政治历史的发展进程,英国政治文化传统比较保守,善于妥协,政体变革往往采用渐进方式,这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与英国不同,法国大革命前以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为代表的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展开了猛烈批判。他们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舆论准备和理论武器,形成了法国激进的革命政治文化,对法国政治体制的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链接:
法国大革命前,资产阶级思想家已经掀起了一场启蒙运动。他们的主要思想是:主张民主,反对封建的君主专制;呼唤自由,反对封建的人身依附;要求平等,反对封建的等级制度;崇尚科学,反对封建的蒙昧主义。这些思想深入人心,极大地鼓舞了当时深受压迫的人们反抗封建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