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四个环节,预防餐饮环节食物中毒
发布者:网上发布
下面介绍内容,只针对餐饮环节食物中毒的预防,没有涵盖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管理的所有要求。
一、把好原料关
除按规定把好进货渠道和验收关外,餐饮业应当特别关注有毒动植物和易引起食物中毒食品的管理。引起食物中毒的动植物主要有三种情况:其一,天然含有有毒成分,例河豚鱼、桐油;其二,加工不彻底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例未煮熟四季豆;其三,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用的动植物性食品,如发芽土豆、死甲鱼等。
1、禁止餐饮业使用亚硝酸盐。
一次摄200mg即可引起中毒。
2、禁用河豚鱼(含河豚毒素)
河豚鱼的外形较特殊,头部呈棱形,眼睛内陷半露眼球,上下唇各有两个牙齿形状似人牙,鳃小而不明显,肚腹为黄白色,背腹有小白刺,皮肤表面光滑无鳞呈黑电影。
3、禁用来历不明无食用习惯的野蕈(很难鉴别,毒性复杂)
在我国目前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蕈近300种,有毒蕈类约100多种;其中含有剧毒可致死的约10种。毒蕈的有毒成分十分复杂,一种毒蕈可以含有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以存在于数种毒蕈之中,目前对毒蕈毒素尚未完全研究清楚。毒蕈中毒的发生往往由于个人采集野生鲜蘑,误食毒蕈而引起。
有兴趣者,下载中华食品信息网“毒蘑菇图谱”
4、不用织纹螺
织纹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石房蛤毒素)
5、不使用死甲鱼、黄鳝等和已开始质变青皮红的鱼类(鲐巴鱼、柳鱼、竹荚鱼、金枪鱼等)-组胺中毒。
金枪鱼
6、禁用猪甲状腺
7、不使用发芽马铃薯
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素
8、不食用发霉变质甘蔗
节菱孢霉,它能使发霉变质甘蔗产生一种强烈的嗜神经毒素3-硝基丙酸
二、把关加工关
1、加工要彻底,烧熟煮透
防止加热不彻底引起四季豆、黄花菜等中毒。加热不彻底四季豆中红细胞凝集素和皂素、黄花菜中秋水仙碱不能被彻底破坏。
烧熟煮透是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手段。
2、防止加工过程的交叉污染。餐饮业冷菜管理是重点环节,冷菜加工有专间,水果类、剌生和一般冷菜分设加工间。
蔬菜、肉类、水产分池清洗。特别注意海水产品类清洗水池、存放容器必须与其他食品分开,严防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蛋类特别是水禽蛋按要求清洗,并避免交叉污染其他食品,防止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肉类也易引起该食物中毒)
三、 把好贮存关
食品按食品特性保藏食物,已烹调加工食物不宜长时间存放,放置一定时间的应冷保存(10度以下)或热保存(60度以上)
加强剩饭管理,防止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气度高季节不使用隔米饭餐,确需再用的,低温保存。
食品专库专柜存放,禁止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防止桐油、农药、杀鼠药等污染的食品,引起食物中毒。
四、把好安保关,防止不法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