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项羽》:刻画历史人物复杂性,看英雄如何走向末路

剧照
鲁网10月21日讯(记者 刘梅婷)自梅兰芳先生《霸王别姬》的经典诞生之后,项羽的形象被无数次搬上舞台,不断演绎。但是这些演绎无非是对项羽进行歌颂、同情甚至批判,却很少有人能够深刻剖析这一英雄人物之所以由成功转而失败的复杂性和必然性。此次十艺节文华奖的参评剧目、由济南市京剧院打造的京剧《项羽》,正是从剖析英雄本身入手,让观众穿越千年迷雾,能更加全面地对项羽本身进行理解。
全新打造英雄项羽 看英雄如何走向末路
《项羽》剧中开场即“进驻咸阳”,开门见山,刻画出了走向人生顶点的项羽的英雄气概。紧接着“火烧阿房宫”,宫女慌乱奔逃中,虞姬唱起的楚歌勾起项羽“无尽情思长”,这既写出了项羽英雄柔情的一面,又为整个故事的悲剧性埋下了伏笔。之后的“分封诸侯”、“楚河汉界”、“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段落皆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
如果单从剧情简介来看,《项羽》中规中矩,似乎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在济南市京剧院院长于鹤咏看来,《项羽》这个戏的文本角度本身就是个亮点,“过去写项羽,歌颂的多,如今我们剖析这个人物,不歌颂不批判,展示项羽为何从成功者走向失败的心理历程。”于鹤咏说。
记者了解到,《项羽》脱胎于济南市京剧院之前推出的京剧《重瞳项羽》。之所以着重打造项羽这个悲剧英雄,在于鹤咏看来,是因为项羽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他说:“项羽死后,尸身埋在了现如今的山东境内,这从地理上就拉近了与山东观众的距离。同时,项羽作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老百姓都很了解其故事,这样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内,观众很容易进入角色。而描写项羽的失败过程,是告诉今人,把项羽当作一面镜子,来警示人们不要刚愎自用、狂傲自大等,这都或多或少映照了观众自身。可以说是用历史的题材,和现实对接。”
京剧艺术名家演绎提升水准 引老戏迷一睹风采
《项羽》请来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先生饰演项羽本人,这让该剧目更加有吸引力,老戏迷们都想前来现场感受名角的风采。济南市京剧院院长于鹤咏告诉记者,由于《项羽》本身就是净行的戏,而在他看来,济南京剧院的演员都较为年轻、舞台历练较短,驾驭人物这方面不如名角,加之京剧又是角的艺术,一个戏的好坏完全是靠角来支撑,请孟广禄前来,除了提高剧目的整体水准,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平时请专家来院里讲课,时间都比较短暂,演员们很难因此有质的提高。但现在请来孟广禄这样的名角,排演剧目的磨合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的演员可以从艺术家身上感悟到很多艺术上、思想上以及做人方面的好的东西,人人都能有收获。”于鹤咏说。
《项羽》为文华奖而打造 助于提升济南软实力
不仅如此,于鹤咏表示,前期为备战十艺节时,济南已经把硬件设施搞得很好了,像省会大剧院的建筑本身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济南的软件,也就是我们的剧目也要相应跟上,达到符合全国艺术节的水准。而打造一个好的剧目需要好的演员,但我们的演员短时间内很难有大的提高,这也促使我们请来名角。剧目质量提升了,对济南市的软实力的提升也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于鹤咏说。
下了这许多的功夫,在之前的演出过程中也受到了观众一致的好评,《项羽》俨然已经成为此次文华奖参评剧目的亮点。“我们打造提升《项羽》就是冲着文华奖大奖而去的!”于鹤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