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弃钢去追“星”,浴火再燃空天梦|项目深化年8个维度瞰济南
编者按:勇当排头兵、习惯打头阵,在“走在前、挑大梁”的重托下尽显使命担当。济南扭住“项目深化年”主线,锚定“项目强省会”路径,“泉”力向前聚焦城市能级跃迁。近日,鲁网“‘项’新深耕 勇立排头”——济南项目深化年一线调研活动深入火热的项目建设现场,进企业、下车间、看园区、探院所、访乡村,从高度、温度、深度、跨度、精度、广度、速度、厚度8个维度,带您一起瞰见一个“项”新深耕、砥砺前行的济南。
鲁网11月7日讯(首席记者 李海婧)济钢变了。
曾经的济钢,炼钢铸铁,巅峰时期钢铁年产能超过1200万吨。
如今的济钢,不再炼钢,已经走过“关停主业、存续发展”阶段,正在二次创业的进程中向更高门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探索。
这一次,他们瞄准的方向,是万里苍穹。
日前,“‘项’新深耕 勇立排头”——济南项目深化年一线调研活动来到位于济南历城区的山东济钢空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探访不再炼钢的济钢路在何方?又是如何打破历史沉疴,开启逐梦“星辰大海”的奇幻之旅的?
无钢济钢,开始逐梦空天
“3、2、1,点火……”9月25日上午,力箭一号运载火箭(PR-1)的尾焰,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上空划破天际,成功将“济钢1号”“济钢2号”发射升空,浩瀚星空又多了两颗“济南造”。
这两颗卫星是由中科卫星与济钢集团合作研制,卫星发射成功后,济钢每年可获得47500景图像用于数据处理应用服务,将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应急防灾、水利建设、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有力的SAR遥感数据支持。
济钢逐梦空天,迈出了坚实一步。
“空天信息产业是我们重点培育的未来第一主业,目前收入占比并不高,但集团每年新增投入的90%都投放于此,累计投入近30亿元。”济钢集团副总经理徐强表示,空天信息产业技术门槛高、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但同时回报率高、生命周期长、不可替代性强,济钢已经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从1再到N只是时间问题,需要定力和耐心。
如今,济钢已成功破圈起势,空天信息产业正悄然崛起。
“近年来,我们先后在卫星总装、火箭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参股孵化了13家子公司。”据山东济钢空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郭强介绍,济钢作为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链主”企业,吸引几百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济南。
从钢铁到空天,传统产业的底子,济钢凭啥接得住这么“高大上”的产业?
老钢厂造卫星,行吗?
“钢厂开始造卫星,这是我们能搞的吗?”济钢发展空天产业,当初许多人不理解。
济钢空天组建的前两年,大家的认识还不完全一致,“老觉得在这方面既没有技术,也没有人才,怎么去做这个产业?”
从炼钢铁到造卫星,可以说一个“地下”,一个“天上”。看似天马行空的跨界背后,实则是济钢深刻的现实考量。
在刚关停占总营收90%以上的钢铁主业之时,济钢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活下去的问题。
如何破题,济钢给出的答案是——盘活发展金属深加工等存续产业,落地出租车、环保新材料等项目。这也让济钢快速恢复了元气,2020年,营业收入达293亿元,实现利润4.4亿元,基本恢复至停产前水平。
但更深层次的问题随之显现,这些项目虽“百花齐放”,却没有“第一主业”。
济钢顺行出租车。(资料图片)
“一味在传统产业中寻找主业,很可能成为又一次淘汰的开始。企业要长久生存,就必须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济钢集团董事长苗刚说,迈入空天信息产业,并将其确定为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第一主业”,这是济钢经历两年时间艰难探索才确定的发展路子。
2019年,济钢集团与中科院空天院就空天信息产业领域的合作进行了多轮对接洽谈,大胆实施“嫁接式跨界融合”。
“空天院有技术研发优势,济钢有国企管理与劳动技术人员充足优势,双方合作成立山东济钢空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中国科学院空天院的空天信息技术产业化,快速落地了行波管关键工序自动化装配产线,搭建了山东省首个低空服务监视网,研发了无人机反制系统、卫星遥感应用服务等一系列高技术产品。”济钢空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强介绍。
济钢空天虽然带着“钢”字,却已然是一家高科技企业。
我们的征途,是浩瀚星海
面向未来,济钢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目标,致力于打造商业火箭、卫星、低空经济等实体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以“星箭一体化”为组织路线,实现济南箭发射济南星。
济南箭发射济南星,首先要造出济南星。
这一目标看似天马行空,实际上济钢空天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济钢空天正计划建设山东省首个柔性化、智能化卫星总装制造基地,按照规划,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00颗500公斤级卫星的能力。郭强说:“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济钢的厂房里将看到济钢自己制造的卫星,这将是第一颗在济南自主研发、制造并总装起来的卫星。”
济钢卫星总装基地项目效果图。(资料图片)
如今,济钢空天信息产业发展迅猛。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1—9月份,济钢空天信息产业实现营收同比去年增加109%。在“链主”企业“龙头”济钢集团的强吸引下,几百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已落户济南。如今,济南已成为国内首个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全布局的城市,空天信息领域相关企业达到66家。2023年,济南空天信息产业营收达到170亿元,成为15个省级未来产业集群之一。
续燃一团火,再造新济钢。济钢炼钢炉虽熄,但空天梦已燃。随着“济钢1号”“济钢2号”的成功发射,空天产业的加速推进,在济钢人眼里,自己的征途便是星辰大海。
正如以济钢转型为题材创作的歌曲《冶炼明天》歌词中所写:“风可以吹灭烛火,风可以吹旺烈焰,再把炉火点燃,把炉火点燃,我们冶炼明天,冶炼明天……”
瞄向万里高空,如今,重换筋骨的济钢正蓄势腾飞……
- 千米之外精准击落无人机!“无钢”济钢正阔步迈向高科技产业领域2022-11-09
- 一线调研丨弃旧革新 焕发新动能 济钢的“无钢”转型记2022-09-04
- 山东钢企七成将被重组 济钢莱钢再裁产能(图) 2011-10-24